0898-08980898
内容作者:听风的蚕 内容声明: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 内容来源:根据作者公开视频作品整理
文字版【听风的蚕丨电子战第3集】电子战的发展史
内容要点:
1电子侦察理念的转变:通过对美EP-3电子侦察机的研究,意识到了自身在电子侦察领域的局限性,并开始转变观念。
2早期尝试:我们曾将图154M客机改造为电子侦察机,但性能一般,受90年代封锁影响,只能凑合使用。
3电子侦察机EP-3技术启示:EP-3的先进技术,如全方位监听和个人档案数据库,为我们电子侦察技术发展提供了新方向。
4王小谟博士的贡献:王小谟博士提出电子战核心技术在于信号的收集与发射,主张中国应研发有源相控阵雷达。
5国际合作与自主研发:中国与以合作研发预警机,但因合同被单方面终止,我们决心自主研发预警机。
6空警2000项目:我们自主研发的空警2000预警机立项并试飞成功,采用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
7技术突破与挑战:我们在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上取得突破,但早期的空警200项目因技术限制和超载导致重大空难。
8安徽广德6.3空难:2006年,空警200试飞中发生坠机事故,导致40人遇难,对电子战研究领域造成重大损失。
9空警500的发展:新型空警500预警机在2015年首次亮相,解决了全面国产化问题。
10未来展望:文章预告下一期将讲述中国电子战技术的现状和主力机型。
11总结:第3集回顾了通过美EP-3侦察机的技术启发,逐步调整了研究方向。通过合作费尔康预警机项目获取了重要技术突破。王小谟博士及其团队发挥了关键作用,推动了电子战技术的独立研发。广德6.3空难产生了巨大影响,促使空警200、空警500等新型预警机的研制。展现了我们电子战技术的艰难历程和成长过程,奠定了未来的技术基础。
正文:
上回咱讲到咱们通过对大漂亮EP3电子侦察机的深入探讨与学习,有了对电子弹技术的深刻理解。咱们并不是以前没有电子侦察机,咱也有,比如1992年,咱就将一架图154M进行了电子情报搜集任务的特种改造。这个图154M啊,是俄罗斯生产的客机机型,各种性能很一般,不管是发动机还是可靠性都不行,事故频出,咱也不想要它。
因为90年代大漂亮再次对熊猫家进行封锁,咱也买不来更好的飞机,所以只能咬着牙凑合了。当时咱对电子侦察机的理解呢,还有点局限。把电子侦察还局限在观看到对方的兵力部署等主要方向。你看就像咱古代一样,总是一说探马来报,什么是探马呢?那就是搞侦察呢,你不管古代打仗还是现在打仗,那都得先侦察对方。知道对方的虚实,你只要知道对方的兵力部署,分辨出真假动作,了解到对方兵力虚实,这仗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都输不了。
所以呢,咱还是基于这种传统理念去理解的电子侦察。1992年的那架图154,咱就在那个机腹下方装上了合成孔径雷达。什么是合成孔径雷达呢?其实也挺高端,技术原理呢我就不讲了,您就把它想成一个照相机一样吧。不过他接收的不是光源,而是接收的电磁信号,就是合成孔径雷达对外发射电磁信号,然后通过这些电磁信号反射,在接收到这些电磁信号,能够把这个电磁信号变成图像。
其实就是雷达眼,雷达照相机吧。您看这是不是好理解一些。基于这些技术原理,这个合成孔径雷达,对敌方目标拍照的话,不受天气光线的干扰,那拍的还是比较清楚的。甚至能够拍到地下的一些设施,在大漂亮的EP3侦察机被干下来之前,咱还一直以为咱的这款图154电子侦察机还是相对比较高端的,还处于藏着掖着的状态。
后来EP3的某些技术被咱窥探了之后,当时就傻眼了,原来我们的方向走错了,我们对电子侦察的理解太局限了,我们还停留在给敌方的军事基地拍照的水平,怎么研究把照片拍的更清晰一些,往这个方向走呢,而大漂亮的EP3是全方位监听你。例如EP3里面有一个数据库,通过电子监听系统长期监听敌国通话,能够给每个被监听的人形成一个个人档案。
语音的声纹清晰到什么状态呢?能够判断出目标人是否感冒了,从他的声纹上就可能判断出他这两天是不是熬夜,昨天晚上有没有喝酒,都能判断到这种地步。而且这套数据库先进到什么程度?例如EP3侦察机正在天上进行监听,突然接收到一名上尉军官的手机信号。EP3预警机就能迅速将这位上尉军官的照片在屏幕上弹出来,他的所有历史资料都能在照片下方组成链接,供你随时查阅。
而且系统还能够提示这位军官这两天身体怎么样,心情怎么样,根据监听历史记录,还能够知道他家庭是否和睦,孩子上哪个学校,经常出没什么位置。这些内容完全不需要人工筛选,就在EP3监听的当时,这些信息的链接就在下面弹出来了。也就是说,在EP3预警机上的工作人员可以一边欣赏着这位上尉军官的个人照片,一边笑眯眯的偷听他在电话里说什么,而且还能够知道这个军官最近身体怎么样,脾气秉性怎么样。甚至还能够判断出他下一步所要做的决定。
说到这儿,有的人可能就说了,你胡扯吧,那可是20年前你说的,未免也太科幻了吧。我说的内容有据可查。大漂亮前情报官詹姆斯巴姆福德在退休后写了一本书,他曾经在书中描述了EP3侦察机的部分技术细节,下面我念一下这本书的一些原话:大漂亮国家安全局拥有大量被监听者的资料,有时候监听员在监听时,会对着被监听者的照片发出笑声,监听员甚至可以说出被监听者是否感冒了。
他的书中还提到,飞机上还装有大漂亮情报部门最先进的信号拦截器和传感系统提高程序,这些是由大漂亮顶级情报专家和电脑专家联手设计的,把战术通信、电子资源措施、特别信号处理及利用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可对收集的情报进行一条龙处理,可以大大提高侦查时截获的电子信号载机处理能力。
您听见没有?那是载机处理能力,也就是说,这些事儿在飞机上就全干了。书中还提到,EP3通常在被侦察国家的领空边缘飞行,收集其国土上各种无线电设备发出的电子信号,如无线电台、电报、对讲机、手机等。
EP3的厉害之处还在于可以通过长期监听来建立对方国家战斗飞行员和指挥官的音频资料库,还可以通过这些资料来分析敌方作战人员的指挥习惯、反应时间、处事方式甚至个人性格。
你想,这也太恐怖了,就这电子侦察机啊,往你国家附近转几圈,相当于给敌方国家号了个脉,在大漂亮面前将无秘密可言,不管是给大漂亮开战也好,还是外交斗争也好,被大漂亮人摸着脉打,能打赢吗?
所以说这架EP3电子侦察机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也将我们研究方向从错误的道路上拉回正轨。
经过这件事儿之后啊,咱们的高层想起了一个人。这个人呢,就是王小谟博士,为什么呢?因为他在10年前都已经提出了这套理论,只不过他这套理论呢,当时因为时代所限,并不是那么明晰,当时王博士他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是预警机。
还不是电子侦察机,但是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未来电子战,不管是电子侦察机也好,还是预警机也好,真正的核心技术就在于信号的收集与发射上。
王小谟(1938年11月11日—2023年3月6日)工程院院士,著名雷达专家,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享年84岁
你想那雷达什么原理?它发射信号,然后再把反射回来的信号接收到,也就是你发射的信号足够强的话,接收器呢又足够的灵敏,那你雷达的性能自然就好了。
同样,电子侦察机也是在需要监听的时候,主要使用的是接收站,如果要干扰对方的情况下,那就是用发射站。所以电子战真正的核心技术就在于发射和接收模块上啊。
所以当年王教授在1993年的时候就坚定主张,熊猫家应该花大力气研发、接收和发射站。因为当时有源相控阵这个技术呢,还处于一种构想,还没有实现。
世界上第一步采用有源相控阵雷达的预警机,就是小以的菲尔康,我记得1992年才开始试飞,当时王教授就跟高层建议,如果要采购预警机的话,那就要采购小以的菲尔康。
像毛熊的A50那种采用机扫雷达的预警机呢,就不再考虑了,咱们高层领导虽然不知道他提出的这种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概念是什么意思,但是出于对王教授的信任,就采用了他的建议。
所以1993年3月份中以双方在京会谈,共同研究预警机设计方案。
各位,这你可要听好了,这菲尔康可不是咱买小以的,而是中以共同研究预警机设计方案,是两国共同研究设计,两国共同开发,不是像印du那样拿着钱去买现成的,那不符合咱的性格。
有人就说了,1993年菲尔康预警机不是已经试飞了吗?那咱还去研究什么技能?
当然不是,当时小以的那架菲尔康虽然采用有源相控阵雷达,性能非常好,但是它的设计方案不行,只有260°的扫描范围,存在有很大的盲区。
菲尔康预警机,是世界上第一种相控阵雷达预警机,于1993年进行了首次试飞,并获成功。
所以在这次谈判中,王教授就提出了一个自己的技术方案,就是后来著名的第三方案。这个方案呢?是以毛熊的伊尔76作为载机,采用世界上最大的背负式天线,通过加高雷达天线,减小飞机尾翼对天线波束的阻挡,可以实现360°全方位覆盖,而且还是有源相控阵雷达。
这一方案当时震惊了小以的技术团队,以至于中方有资格与菲尔康的研究团队共同研制开发第三方案的菲尔康预警机。您看到没?如果你手里都没货,人家都不带你玩的,这跟咱平时做生意是一样的啊。你想跟人合作,你光有钱不行,你得显示出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你要说我光有钱那不行,有钱的人多了,在这个世界上,尤其是在军火市场上,不是你有钱就能买得到的,你有钱人家都不一定带你玩。就像阿三那样,买武器从来就不抠抠搜搜,但是他也只能买人家的武器,从来都没有参加过一线研发。
所以总结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最贵的是什么?是人才,这小以啊,别怪我对他印象不好,他就是一奸商,当时他想的是他不仅想赚咱的钱,还想白要咱的技术方案。
这事儿一直谈了两年,到1996年才算定下来。当时合同是这样约定的,中以共同研发的菲尔康预警机前,由熊猫家出核心收发组件,也就是TR组件,由中方生产。
当时国内有些人不理解,说咱们都掏钱了,为什么咱还要替他们干活呢?
当时王教授就说了,咱们干的活越多,占的便宜就越大。我们第一架预警机可以买,但是第二架再买就危险了,所以从第一架开始,就要跟着学、跟着做,要搞同步研制。他还主张,咱不但要多出钱,而且要多出力。咱们干的工作越多越好。
你看这种思维啊,其他国家都学不来,要在其他国家肯定心里想:我钱都掏了,然后我还替你干活,哪有这道理?
咱就不光掏了钱,还替人干活,你想这是为什么?就是学本事的。咱说到这儿啊,容我跑个题。其实这种思维我深有体会,年轻的时候在单位工作,谁多干一点,谁少干一点,整天鸡零狗碎的。当年我就是这样,一说干活我第一个冲到前面,为什么呢?我认为啊,年轻的时候多干点活没错,学能耐,这叫技不压身啊,总是想着自己多干了就吃亏的这种人,这一辈子啊,都没什么前途。
这十几年过去,回头看看,我的这套理论是正确的,现在工作的业务水平绝对超群。
我说的可不是鸡汤啊,想当甩手掌柜,得从学徒做起,你没有这样的认识,那一辈子都是要饭的命。
好了,咱把题跑回来。在王教授的坚持下,中方还派出了一个由现场管理小组和在岗培训人员组成的驻外团队。他们还主动争取到了帮小以加工天线罩和TR组件外壳的任务,你看全套工作咱都做了。当时因为咱的技术太落后,做了500多套TR组件,还有那外壳都不合格,被小以骂的是狗血喷头。
后来以方才知道,咱们做的那TR组件的外壳是用手工洗削而成,你知道手工洗削什么意思吗?就是洗工钳工拿着锉刀一点一点锉出来的。你想想咱的武器装备当时的差距有多大?
在技术标准化上差远了,发现自己的短板之后,王教授在国内搭建了第一个完整的设计班子。国家大力支持,帮助他们建立了亚洲最大的暗室、最大的热压罐、无尘生产车间以及TR生产线等。
后来王教授说,当时我们这么做就等于有了一个预警机研制的备胎计划,你看这高人啊,什么时候都留一手。
果然不出王教授所料,2000年四、五月份的时候,以外长秘密的去了一趟阿三,以13.8亿的价格私自将中以双方生产的菲尔康预警机偷偷卖给阿三,阿三同意购买后,当年的7月份,小以向熊猫家政府提出要终止合同。
当时中方都感觉不可思议,说这飞机都快造好了,突然就终止合同了。为此,王教授还亲自到小以进行谈判,但是也没什么用。
最后小以赔了咱们不到4亿美元,就把咱打发了。这就叫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啊,你靠谁都不行,还得靠自己。这个时候就显现出来王教授当年的先见之明了。
预警机备胎计划启动,您看有源相控的雷达的核心组件咱都会做,咱还怕你撕毁合同吗?当时经过咱的评估,有源相控的雷达技术咱80%都已经学会了,而且基本上所有的配件当场就能做出来,所以小以撕毁咱合同的事儿,彻底的激发了咱们自己研究预警机的决心。
于是2000年12月,也就是小以单方解除合同5个月后,我们自己的空警2000国产预警机正式立项开始研制。
这时,王教授又提出了空警2000总设计师的人选应该由年轻人来担当,要懂技术、懂业务,年龄不能超过40岁。
所以最后时任38所副所长、年仅36岁的陆军被任命为空警2000总设计师。第二年,2001年,空警2000试飞成功。
您看快吧,这就是咱熊猫家人的性格,始终都是有备无患,想卡咱的脖子门都没有。另外,讲到这儿,你也应该想明白了,为什么现在咱熊猫家的有源相控的雷达处于全球无敌状态?
根就在这儿了,咱的有源相控的雷达也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那都是有出处的。
好了,讲到这儿,咱得辟个谣。大约是在二零零几年的时候,那个时候互联网还处于蛮荒状态,谣言四起,但这些谣言,那背后都是有原因的。
其中就有一个谣言,就是说那小以跟咱关系特别好,非常感恩咱二战的时候救过犹太人,所以菲尔康预警机呢,完全就是因为大漂亮阻挠的,其实小以非常想卖给咱们的,后来实在是卖不了了,于是呢,就把菲尔康预警机的核心技术拱手相让,送给咱熊猫家, 以至于熊猫家到后来才能够有自己的预警机,相控阵雷达等等。
你看这故事编的多恶心,这口吻一听就知道谁编的。您看,您要不听我讲完这些故事,恐怕还有很多人不相信熊猫家的有源相控的雷达世界第一呢?咱完全是利用了菲尔康事件,属于亲自制造有源相控阵雷达预警机的第一梯队,咱们的起点太高了。
这有源相控雷达,本来就够牛逼了,而咱们的起点是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机载版。
机载版和普通版什么区别?举个例子,就像你买的那华为MATE601样,机载版就相当于M60PRO加海机版相当于MATE60PRO路基版相当于MATE60乞丐版,你别小看那乞丐版啊。那乞丐版也是MATE60啊,所以您看咱的起点有多高?
讲到这儿啊,仔细听的观众估计就发现问题了,你看EP3电子侦察机撞ji事件和咱们的空警2000样机试飞成功,时间轴碾平了。
这咱就要回到前面所说的内容了,当咱们通过EP3电子侦察机发现咱们的电子侦察机研究方向错了之后,首先想起了谁,就想起了王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
不管是电子侦察机也好,还是预警机也好,主要的核心问题无外乎就是两个部分,一个是作为载体的飞机,一个就是收发元器件,通俗的说就是有源相控阵雷达吧。
于是,咱就决定把空警2000的某些技术细节移植到电子侦察机上来,从而实现电子侦察机和预警机两条腿走路。
讲到这儿啊,我想有必要讲一下空警2000预警机的性能指标。空警2000的载体飞机是俄罗斯的伊尔746运输机,机体安装的是碟形天线。有源相控阵雷达,纯国产雷达,飞机上配有超级计算机控制台及软件,能够达到360°全方位覆盖,特别善于侦测速度较高的空中或海上目标,不仅有预警能力,而且还具有侦察能力,对电子情报、电磁情报、无线电情报,有强大的收集功能。也就是说,空警2000不仅是预警机,也是一台强大的电子侦察机。
【空警2000预警机是熊猫家自主研制的大型、全天候、多传感器空中预警与指挥控制飞机。空警-2000是战略空中预警指挥飞机,已装备空军部队。主要用于担负空中巡逻警戒、监视、识别、跟踪空中和海上目标,指挥引导中方战机和地面防空武器系统作战等任务,也能配合陆海军协同作战。】
空警2000具体参数如下,最大航程5500km,最大起飞重量175吨,翼展50米,机长46米,续航12个小时,可以空中加油探测距离470km,高空探测距离1200km,可以同时跟踪60~100个目标。这款空警2000预警机搭载的雷达系统是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研发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其性能其性能完全超越机扫雷达啊,什么是机扫雷达呢?就是机械扫描雷达。在当时 ,甚至是现在全世界几乎所有预警机还都是机扫雷达,包括大漂亮的E3预警机、俄罗斯的A50预警机,还没有做到有源相控阵化。
而我们的空警2000在2002年就已经实现了有源相控阵雷达化,而且是360°有源相控阵雷达化。
所以具体性能就不用再和大漂亮比了吧,那都不是一个物种,大漂亮的那边属于弹弓,熊猫家的这边属于步枪,虽然都能打鸟,但是效果不一样,咱那不仅能打鸟,而且还能打人呢。
还有人就问了,什么是有源相控的雷达呀?它比那机械雷达到底好到哪了?这个呀,就很复杂了。要是用大白话讲,就是雷达天线一圈一圈的转,不停的扫描,发射电磁信号,然后再接收电磁信号。
然后你看的图像的就是一幅画,二维的,发现敌方目标的时候,在雷达上显示的就是个点。它到底是向左飞还是向右飞,速度多少,机械雷达是探测不到的,只有在后期再进行计算啊,一秒它前进了多少米啊,可以算一下,但是有源相控的雷达呢,和机扫雷达长得都不一样,有源相控雷达呢,就像是蜻蜓的复眼一样,它是一个片一个片的。
一个发射模块,一个发射模块的它那发射站和接收站可以整合在一起,不用旋转。在相同的发射功率下,有源相控雷达有更远的探测作用,而且是三维探测目标,离地面多高多快的速度,向左转向右转,实时监测,而且还有集束特性。
什么叫集束特性呢?就是把雷达波束急集的一点,也就是说盯着某一点看,而且还有强大的电子对抗能力,就相当于电子侦察机的一些功能了。
干扰对方还有一个特性,就是抗干扰能力,几乎无法被干扰。根据《检视防务周刊》和《汉和防务评论》等多家媒体几十年的跟踪报道,结论是熊猫家的空警2000预警机性能全面超越大漂亮的EP3预警机。
你想啊,这可是咱04年的水平,所以当时咱也有点飘了,下一个目标就是预警机的小型化——空警200。
有的人就问了,不是有空警2000了吗?那还为什么要搞空警200呢?你要知道空警2000的平台可是俄罗斯的伊尔76啊,咱哪有那么多伊尔76
伊尔-76运输机,苏联一型四发大型军民两用战略运输机
那空警2000的伊尔76咱们只有4架,当年还是从一个二道贩子手里买的,这平台问题不解决,始终还会被人卡脖子。
咱们熊猫家那么大领土,就靠那四架空警2000肯定不够用啊。你要知道,大漂亮预警机都30多架了,它每艘航母还都配备了舰载预警机呢。
就毛熊那点家底儿,还有20架A50预警机呢,所以咱得想招啊。于是就盯上了咱们的运8运输机,琢磨着能不能把咱们的运8运输机给改成空警2000的运载平台呢?虽然是小点儿,但是好歹能用啊,要是万一遇上打仗,这起码能够全面国产化,这样就不怕打消耗仗啊。
想的是挺好,但是您得看看那运八的模样行不行啊。你看伊尔76,你看伊尔76最大起飞重量190吨,有效载荷达到50吨。那运8最大起飞重量才60吨,有效载荷才20吨,所以把空警2000上的有源相控的雷达搬到运八平台上,那基本上就不可能。
运-8(代号:Y-8、鸿鹏,英文:Shaanxi Y-8)运输机
所以那就开始重新设计了。你看熊猫家的路子有多野,都这么大点,飞机上搞了一个平衡木策略,什么是平衡木策略呢?就是把预警机的天线,设计的跟一个平衡木一样,挂载在运8运输机的腹部。
说的简单,结果导致全机改动量达到80%以上,为了能拖动这具有源相控制雷达,咱们还给这个运八换了发动机,换装成涡桨杠60C发动机。
这个涡桨杠6发动机原来呢功率是4000马力,这换装成6C之后呢,功率提高到5100多马力,把油箱也换了,航程从原先的3000多米提供到5000多米。
2005年10月试飞成功,2006年1月交付部队使用。因为该机采用平衡木雷达设计,所以有较大的雷达盲区,不能全方位搜索,而且又因为运8内部空间有限,里面放不下那么多的控制终端,所以也导致了这空警200指挥能力远远弱于空警2000。
总的来说就是很不完美吧,但咱的研究人员一直都有强迫症,哪块要是不完美,那觉都睡不好,什么时候能把它改了,那心病才能去。
结果就出事了,2006年6月3日下午1点半,我国的预警机一线研究团队为了给空警200补齐短板,技术升级,各路专家34人同时乘坐了一架空警200上天试飞,再加上驾驶人员6名同志,本就不大的机身里面挤上了40人。结果在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县泊店镇梨山村上空坠机失事,40人全部遇难,这就是熊猫家航天事业最大的损失——安徽广德6.3空难事件。
这34十位可是我们电子战的一线研究人员,最年轻的才24岁,这损失太大了,导致我们的电子战人员几乎出现断档,那几年都缓不过来。
你要说这为什么会出现这场空难呢?那主要还是超载。有人就不理解了,你说为什么这群人都不怕死呢?明知道飞机超载, 会有危险,还这么做?那不都是为了赶工吗,节省时间,想要一次性把所有的数据都收集齐,结果就犯了如此的低级错误。
这次空难以后,上级命令从此以后不允许某一领域的专家同时乘坐一架飞机,避免团灭。
这空警200呢,那基本上也就废了,虽然后来还有几架也一直在使用,但是也没有再进行后续升级,直到几年之后,新型的空警500才真正解决了全面国产化问题。
但是无论是空警2000也好,还是空警500也好,都不是我们现在熊猫家空军的最终形态。